15楼#
发布于:2016-12-17 18:56
在此只是想忠实的还原,整个病理康复的情况。病已经好透了近一年,所以写得慢一点,毕竟写的很多都是自己病时的脆弱,确实没啥好看的。急于看治疗方法的,请看本人总结的治疗方法,只是希望借鉴采用某种手段方法的一定要明白病因,明白治疗手法的原理是否和自己的身体吻合。
|
|
16楼#
发布于:2016-12-17 16:56
腰突康复方法 一、腰突症的几个阶段 慢性期:腰腿不适,局部活动有酸痛、疼痛感, 急性期:病症常见突发性活动严重受限,重者难以起床, 治疗期:药物治疗,主动保守治疗等 康复期:分前中后期 二、各个时期的治疗康复手段 1、慢性期,自我判断,以预防为主, 我们的态度一般是不严重就忍一下,吃几天止痛药,再者去医院理疗,找推拿,缺乏对应的判断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2、急性期 疼痛难忍,坐、卧、行都成问题,生活不能自理。 找医院一般使用口服止痛药、类固醇激素、脱水剂(甘露醇),维生素针剂(维生素B)、封闭针等暂时解除、压制疼痛。 3、治疗期 主要指无菌炎症没有消除之前,此阶段目的在于缓解疼痛,解除神经根水肿,消除局部神经受压。 西医保守疗法:药物中枢肌肉松弛剂,营养神经药物,穴位注射,牵引 中医疗法:中成药,中药熏蒸,推拿、针灸,药物灸 西医封闭、微创手术、开放式手术、置换手术 4、康复期 外部干预性治疗完成,局部痛性肌痉挛缓解,但深部位关节活动受限。拍片结果很多伴有脊椎侧弯、生理曲度变直、骨质增生等诊断。 第一、康复初期 保守治疗方法 长时间定期理疗、针灸、推拿、正骨、牵引等, 配合药物治疗:配合镇痛消炎(剧烈疼痛神经水肿期病症)伴有肠胃刺激、损伤肝肾功能 改善神经营养状态(无力、麻木属于神经功能障碍),人工合成维生素等吸收不利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慢性疼痛、僵硬症状)。酒精、活血化瘀效应药物容易加剧炎症的刺激。 分 l 被动保守治疗: 1) 卧床、支具固定 机理:限制关节活动,减轻关节负荷,减轻活动性损伤性炎症 缺陷:椎间肌肉长期僵硬,具有依赖性,慢慢丧失自主活动能力。 2)针灸 机理:调节刺激神经系统,改变神经对成绩的感应,分泌解除炎性因子,改善局部血循环,适应麻木、疼痛症状。 缺陷:不对引发疼痛的损伤直接作用,属于辅助治疗手段。 3)封闭 机理:神经阻滞作用、辅佐以类固醇或混用神经营养药物局部做痛点注射消除局部神经刺激和水肿 缺陷:注射部位结构复杂,药物对神经损伤作用、容易出现体位性、疼痛性休克,对于骨刺、突出椎间盘等没有消解作用。 4)理疗 机理:物理仪器效应电、磁、热等在损伤部位产生消炎、改善微循环作用 缺陷:对于急性损伤和损伤性刺激 不能使用肌肉电兴奋理疗。损伤部位一般较深(体表5厘米),理疗作用一般在1厘米,治疗打折扣,疗效在安全性之间难平衡,长期使用使人体产生依赖性,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被动性治疗的缺憾: 对于力学结构紊乱不做调整,只对结构紊乱引起的软组织刺激性炎症处理,结构性紊乱没有得到纠正,必然引起脊柱的力学平衡,即便症状消失,也会留下残存和遗留,最后导致反复发作和腰椎不稳。 主动性保守治疗 1) 牵引 机理:减低椎间压力负荷,缓解小关节刺激和椎旁肌肉痉挛,解除神经根压迫 缺陷:不分左突、右突、中央突、都采用垂直单向牵引,引起椎旁肌肉深层次拉伤,难以恢复。椎间狭窄并非致病关键,对于引起脊椎力学紊乱的关键:腰椎关节性绞锁(错位)并没有解除不对称型绞锁和椎体位移。 2) 腰椎三维正脊 机理:腰椎牵引状态下通过人工辅助外力增加突发性旋转扭力,达到纠正关节复位和环节。 缺陷:对突出椎间盘没有产生任何还纳效应,精确度不够容易产生新损伤或者加重。 3) 手法治疗 A、 关节松动 使关节在运动极限内被动实施运动的方法,通过逐渐增加幅度,松解周围软组织痉挛。 B、 关节调整 针对关节绞锁,通过关节极限位置的冲击调整使关节解锁恢复正常结构和运动状态,促进损伤炎症的吸收,解除症状。 代表人物有北派双桥老太,冯天有单体脊椎旋转,南派林应强结合武林疗伤点穴手法[地址]http://www.chinesemedicines.net/doctor/200811/171110.html C、 软组织手法 造成脊椎力学结构紊乱的原因在于软组织损伤,俗称筋出位,包括肌腱和韧带,通常体位不平衡,传统手法针对不平衡部位进行牵拉、点压、揉捏、摩擦等十几种形式,促使软组织归位,重新恢复损伤软组织对于脊柱的力学维护作用。 手法治疗一般根据炎性症状的逐渐消除阶段,先进行软组织恢复、关节松动次之,最后实行关节调整,主要针对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脊柱刺激性紊乱和畸形状态,一个是椎旁肌肉痛性痉挛。 手法治疗的缺陷 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关联,否则产生风险,手法治疗需要对应不同程度的恢复阶段,否则容易加重损伤。 4) 麻醉大推拿 全身麻醉,阻滞疼痛感传递,比较顺利的实施复位。 缺陷:没有患者配合,容易使神经根等敏感组织产生强烈刺激,麻药药效消失后,容易形成更严重的刺激反应,严重的导致瘫痪。 第二、康复中期 自体牵引,主动性康复运动,注意休息。 第三康复后期 全身性体育锻炼,椎间盘交替运动,骑车、爬山,游泳,快走,倒走,慢跑,太极 |
|
17楼#
发布于:2016-12-17 15:55
有突友问怎么康复的我贴了自己总结的康复方法,大部分都是自己的经历,关于这些方法,个人认为不是独立有效的,因为,当时采用这些方法根本没有能最终形成康复趋势的。方法有优缺点,只有认识自己的病因才能择善而从,结果有效无效,很多都是病理阶段和病因认识不足,这些方法不一而足,希望对自己身体真诚了解后善用之。也请有康复经验,阶段康复经验的突友补充,修正,善莫大焉。
|
|
19楼#
发布于:2016-12-17 11:55
第四季开始 第四季:从治疗期走到康复期 正值夏季,我开始在家漫漫的瘫痪之旅,只不过全程都在床上,家人在龙布论坛里了解到龙布峰针贴治疗这个病效果不错,托人给我买了2个疗程的,刚开始我不相信上医院治疗都没有治好我的病这个就几盒膏药能有用吗,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贴了几天,双腿能动弹了,仍然不能翻身,开始贴过的奇正膏形成褥疮,慢性折磨就这样开始了。奥运会一点和我没关系,和家人一起看了开幕式,还好每天能上网看看腰突治疗,主要还是西医的疗法,还要主任医生说我的片子不严重,躺个半月,带个腰托就行。半月过去,没太多进展还是只能躺床上,一直吃止痛药、中成药,但只是看了药物说明,有点希望和激动,药物也是每天的三餐,渐渐的对于药物的期望变成了失望。各路来探视的亲朋开始提供给我他们的治疗,康复经验。小针刀、膏药、中药、锻炼、理疗、牵引/静养,还说有多少人久治不愈,就这么歪歪扭扭上班去了,上班了也就这么慢慢好了,可是起不了床,除了吃药,硬生生躺着。,就这么估计有2个月,每天能睡好觉,也试试经络自己按摩穴位,气血通畅了很多,腰部还是凉凉的,腿部肌肉应该是有点萎缩,不敢起床,终于有位有护理经验的信基督教的朋友帮我起了床,那次,在床边坐了一个多小时,用双手支撑移动,重新坐起来都那么欣喜。随后几天里,似乎萎缩的肌肉气血运转起来,就用书本垫高两边支撑着扶着窗边走动,简直重生的感觉,记得第一次走出房间,和家人一起吃饭,虽然还不能弯腰,用手端着饭碗吃也是多么惊喜。 要感谢的还是关心我的朋友们,第一次和家人吃饭的时候,有位同事第二天要去北京出差半年,特地赶来看我,其实是特地找没其他人在场的时候给我介绍一位民间大师,这是第一次听到理筋这个名词,10多年前就治好了他母亲的腰病,当时理解成正骨手法的治疗。因为关于这方面的信息,看得很多了,关于正骨也试过,苦不堪言,心存疑惑,好不容易能起床吃饭啊,也就吃个饭就马上躺回去,恐怕再折腾又回到卧床的老样子去,按摩,也由于有前车之鉴,有人推到大小便失禁,不敢再试。只是电话咨询了一下,是位阿姨,问我脚麻不麻,麻就是腰椎突出了,不能治疗,也不知道怎么个道理,躺回床上努力找了理筋的方法,下载了几段视频,看看也就是推拿手法,松解肌肉,根据不同的康复期间,施以颠背法,颠背法也从治疗过的朋友们那里听过,是个北方的老太太,那位治疗过的朋友说是跑遍大江南北,还是没有用,或许是缘分,还是医不得其法?虽然这个时候我仍然心带困惑,但不会是医云即云的了,对于腰椎开始有自己的看法了。朋友走后,家人一起商量,朋友的人品没得说,而且是慎重推荐,不可能乱找不安全的手法来给我治疗。但好不容易才能起床,还是再养养吧,这个时候我仍然不能下楼梯,接下来也就按照看到论坛上倒走的方法试试,房间小,每天坚持能走走,养成自己的自信心也好,走的时候当然还是很脆弱,开始是老爸扶着我走,感觉好些,就自己走走,但是这脆弱的平衡不能磕着碰着什么,一震动,腰就不行啊,带上腰托,很勉强,难道就如医生所说下半辈子就得带着腰托过日子?腰托是有钢板的,带多了难受,不带,好像腰椎不稳。这病太厉害了,恢复走楼梯都那么难,腿部的肌肉应该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就恢复力量了,感觉好点,早晚,中午,都给自己安排了敲打胆经,后来晚上压肝、肾经,沿路大穴一个个理解了压过去,渐渐明白了中医的原理,应该是陈玉琴,早睡早起养气血,气血足则消瘀阻,虽然还没什么感觉,但腿部能渐渐感到血气的通盈,先在家里练习上下一级台阶,无数次练习后,记得是秋天的天气,那一晚,老爸扶着我走下了楼梯,这是在病后第一次见到天空,虽然是晚上的天空,运气漂荡,芸芸众生的感觉,空气那么好,生命应该是自由的。 |
|
20楼#
发布于:2016-12-17 10:55
第三季写完 医生朋友找来一个人形大小的塑料板,算是过度的担架,也是特殊照顾的了。找了个护工,把我平移到塑料板上,连上我老爸,3个人抬着去核磁共振,每次过弯道都像扭断了腰的感觉,无奈的忍受,疼痛不止,好像一直张大嘴一路惨叫过去。到了拍片室,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科学仪器,是个圆洞洞,塑料片只能放在台下,要通过是个斜坡状钢板才能进那个洞洞,那个时候这点点的斜度对我来说不知道多困难,身体只能任由旁人帮忙拉过去拉过来,中间碰到腰部骨头的地方一路大叫。好不容易“摆正”了身体,记得背部下面还是圆弧形的,不能放平,几乎所有腰部肌肉都一直紧张的来对抗疼痛,腰部就这样悬空的搁在圆弧形的昂贵的医疗仪器上,要求腰部垫个枕头,被拒绝,说这样影响影像学诊断的,以前只在科幻片中看到过这样先进的仪器,仪器带着我的身体平缓的移动到圆洞中,我只努力或不自觉的维持着所有肌肉的紧张,过了一阵,医生说让我放松,因为腰部放不平,肌肉紧张形成脊椎的不断微振影像不固定,就像照片拍一个不断抖动的物体一样吧。可是,怎样去放松呢?无助的腰最后得到了个医用垫子,总算肌肉可以稍微松弛一下,算是顺利拍完片了。 拍片完后,去急诊室等片子出来,因为有医生朋友,马上找了专家会诊,每个医生都迎看光线了我的片子,等了结果出来,我只听了个结果,腰椎滑脱,腰突。医生朋友也是这个病的患者,稍议,还是听自己朋友的,说是先点滴,一样的药物,地撒米松、甘露醇,等急性期过了以后在家养3个月,吃止痛药观察再看情况是否手术。住院,还没床位,回家吧。(现在的我知道,其实经过搬动其实我又形成了一次急性期)。 心下,缓和了些,但夹杂着对手术的恐惧。又叫了120搬我回家,一路张大的嘴,不时准备惨叫,一直到随车的医护人员问我,干嘛张大嘴?总算她了解我的痛苦,毕竟人家见多了,快到家的时候好心的给我一个建议,不如去省中院住院,那边也给封闭,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痛了,被她说得有些心动,有点想去住院,好在家门口到了,让我逃过一次封闭劫难。 |
|
21楼#
发布于:2016-12-17 10:05
还是第三季
第二位医生治疗是老妈医院的骨科主任医生,带着封闭针筒过来,检查我的病情,可是不能改变体位,折腾半小时,稍侧一点,还是不肯让医生碰一下,人紧张得要命,医生说你这样子我怎么给你诊断呢,怎么给你医呢,尝试好几下,还是不能碰,间或,说我要深呼吸,放松,放松。天,怎么放松啊。医生和我妈一商量,去医院用点药,地塞米松,甘露醇点滴。 第二天开始点滴,我从小是个怕痛的人,也没经过多少针头的洗礼,针头穿刺的疼痛和腰痛没法比,加上葡萄糖连续挂一整天,天知道怎么三餐的,等到针头拔去,松的只是一口气,迷糊着就睡了,中间n次背部“烫”醒,因为不能动。次日,突然发现僵直的双腿能向内弯曲一点了,也当是体位改变,享受这种“舒适”,要求不高,只要有效,慢慢来吧。连续3天,药用完了,稍有宽慰,心情好些。伤筋动骨一百天,这病或许就这样慢慢好了吧。 停了点滴后几天,时间线性的推移,双腿又僵直不能动了,直抬腿不到30度,后来知道叫做阳性,用来测试腰突的一个临床指标。还是瘫痪状态,爸妈一边鼓励我,一边暗地担心,心想不行就再点滴好了,多点滴几天就罢了,(后来这道这是类固醇药物激素,使用要授权的,对人体的伤害就更不用说,用得不好要死人的)不敢想去医院,一动都不能动啊。一动不动的日子过了一两天,父母的意见让我去医院确诊,怕耽误病情,也怕有其他的病症,我死活不肯去,老妈差点哭着求我了。一天早晨,动员了一个朋友,叫了120来抬我去医院核磁共振,挂的是急诊,带着稍微稳定点的疼痛,所幸120的担架特制的不用翻身,像个两面合拢的铲斗,就连带草席抄着慢慢下了楼上车,去医院。一路无话,只知道每次车转弯都心里紧张,还好没有大的疼痛感。到了医院,120的铲斗担架把我放到急诊室的床上,躺着就开始担心怎么移动去拍片,等待无语,急诊室的医生想来给我诊断,仍然不能翻身,母亲差点说要听话,让医生看看,记得那个医生大约30岁光景,只把手抄到我的背部摸,不知道力气用大了还是碰到神经了,神经痛传来,当时就张大嘴一声一声不断的惨叫起来。病房外的人都过来门口看,以为进了个什么样的重病人,来帮忙的朋友说不要叫了,这么大个人,要难为情的,可是动也疼痛,不动也疼痛,想动也不能动,无法言语的痛感是波浪型的,又是闪电的感觉,只是,无休止。只依稀听到医生有点惶惑的说了句:“哦,原来这么痛的啊”兀自走开了。一年以后我的我无数的想起这段经历,带着对腰突病的理解,带着康复的身体,已经能够心怀喜悦,一笑置之了。 |
|
22楼#
发布于:2016-12-17 09:54
第三季 从急性期到治疗期 最初的治疗是普通的药物开始的,怎么贴怎么吃怎么不管用,止痛药效大概有2小时的作用,作用不大。也不知道过了几天,那段时间每天看到止痛药片就像看到上帝一样的虔诚,来探视的人不断,其中有位朋友的岳父,是退休的医生,70多岁了。至今,我仍为他的非常诚意所感动,他给我的诊断是小骨头错位,决心下过之后,让他给我试了试他的手法治疗,是拉住我的双腿先曲后使劲向后拉直。一拉之下,能向一侧翻身了,当下,心理平静不少,但另一侧仍然不能翻身,老医生说没关系,使劲动动,等炎症消除了,骨头自然复位后就能翻了,心下大喜,苦于无法起身表达感谢之意。接下去的几个小时,能换换体位了,精神好了不少,但还是不敢向另一侧使劲,直到入夜,没有其他状况,安稳睡到3点,也是想更好一点起来,潜意识老医生的话,向另一侧努力翻,努力到第三次,一阵痛意彻头彻骨的传来,也不知道具体是在哪里的部位,马上应激性的大叫起来,一阵一阵没有停歇,甚至冷汗都冒不出来了,可怜父母被我吵醒,一脸焦急,至今,仍然满怀的歉意。不知道过了多久,平复,又回到瘫痪状态了,很是恐慌移动,每天躺到背部发烫,只能活活的忍受,出生到那时都没遭过这样的罪。老医生又来,仍然感动,又给我拉了,这次是拉一次叫一下,没有缓解,另给开药方,针灸,无济于事了,仍然瘫痪在床。 第二位医生治疗是老妈医院的骨科主任医生,带着封闭针筒过来,检查我的病情,可是不能改变体位,折腾半小时,稍侧一点,还是不肯让医生碰一下,人紧张得要命,医生说你这样子我怎么给你诊断呢,怎么给你医呢,尝试好几下,还是不能碰,间或,说我要深呼吸,放松,放松。天,怎么放松啊。医生和我妈一商量,去医院用点药,地塞米松,甘露醇点滴。 第二天开始点滴,我从小是个怕痛的人,也没经过多少针头的洗礼,针头穿刺的疼痛和腰痛没法比,加上葡萄糖连续挂一整天,天知道怎么三餐的,等到针头拔去,松的只是一口气,迷糊着就睡了,中间n次背部“烫”醒,因为不能动。次日,突然发现僵直的双腿能向内弯曲一点了,也当是体位改变,享受这种“舒适”,要求不高,只要有效,慢慢来吧。连续3天,药用完了,稍有宽慰,心情好些。伤筋动骨一百天,这病或许就这样慢慢好了吧。 |
|
上一页
下一页